《金剛經的研究》二一、然燈佛在《金剛經》中的重要意義

2
點擊 1623
發表於 2017-05-15 13:18:28

《金剛經的研究》二一、然燈佛在《金剛經》中的重要意義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二一、然燈佛在《金剛經》中的重要意義

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有這麼一段: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也許因為我是江浙人的緣故,在我初講《金剛經的研究》時,將「於然燈佛前」的「前」字,解釋成「面前」,說成「在然燈佛的時代」。可是我錯了。後來在讀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發覺他並沒有用「前」字,而是用「先」,「佛先」。就是說「在然燈佛時代之先」,也即是說還沒有到然燈佛的時候。

可是我還是沒有明白為什麼佛陀在比較校量他供養極多數的佛的功德,和後末世受持讀誦《金剛經》的所得的功德時,有必要加上「於然燈佛前」這一句?沒有這一句,不是一樣可以比較說明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儘管多,還是一個有限量的數字;而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則可能達到無限量的境界。因此在後末世,佛法已衰,明師缺乏的時代,能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他所可能得到的功德,是無限無量,因此更大。

所以在後來的《金剛經的研究》的版本中,我在引用到這一段經文時,祇強調了功德的校量,而沒有提到然燈佛。可是我又錯了!為什麼我又錯了呢?因為我只是重述了後末世人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是大於佛陀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的功德,而沒有說出「所以然」或「為什麼」的一個重要點。

最近因為做佛典電腦光碟化的工作,擔任了一部分校對,在校對《佛藏經》到第八品的〈淨見品〉時,讀到佛對舍利弗講了許多過去世他是轉輪聖王或天王的時候,他曾供養承事極多數的佛,可是沒有一位佛給他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轉輪聖王或天王都已具有三十二相,表示他們累積的福報功德,已經近乎圓滿,可是為什麼沒有一位佛給他授記呢?佛陀在《佛藏經》中自己的解釋,是因為那時仍存有一個「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心,也即是說,我做這許多福報功德,是要想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想要成佛。這種念頭,無論如何微細,還是凡夫之見,因為一是認為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認為有佛可成。有可得可成,能得能成的「法見」;二是什麼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啊?什麼人成佛啊?是我,這就有了「我見」。祇要心中稍稍生起或存有這種見,則還沒有到無生法忍、無相無見的境地,還沒有圓滿,所以不得授記。一直到然燈佛(亦譯成錠光佛、或定光佛)的時代,他透徹了實在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也無佛可成。所以,《金剛經》中說:「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相信各位現在已明白,這句「在然燈佛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這段經文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因為它說明:在然燈佛之前,佛的前身,尚有我見法見;在然燈佛時代,他明白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無佛可成,所以他我見法見已清淨。

在然燈佛之前,因為他尚有輕微的我見法見,所以他的供養承事八百四千萬億諸佛,還是有相布施,所以功德不及後末世人受持讀誦《金剛經》的無相修持大。

在然燈佛時代及以後,他已具「無生法忍」,我見法見已空,則一切布施,都是無相,其功德亦非算數譬喻所能表達。

所以,這幾個字實在是校量比較中的一個極重要關鍵,可是我一直錯解或者沒有看出其重要性,十分懺悔。

也希望這篇短文,能提醒各位,在修行的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關鍵?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04-24 08: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