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世界》- 禪的心靈環保 (三) 禪與心靈環保的類別和層次

1
點擊 857
發表於 2018-09-29 13:31:47

《禪的世界》- 禪的心靈環保 (三) 禪與心靈環保的類別和層次

轉貼自:聖嚴法師 – 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禪的心靈環保

三、禪與心靈環保的類別和層次

內在的心靈世界只有一個層次,我們叫它「法界唯心造」。所謂法界,一共有四聖六凡的十法界;或者是每一法(現象)的範圍,也叫作法界;或是每一類的眾生,叫作一個法界,這都是唯心所造的。唯心的意思有三點:

(一)觀想的

用意念或意志來作觀想:你想清淨,就得清淨;你想安靜,就得安靜;很熱的時候,你想不熱,就會不熱;很苦的時候,你想不苦,就會離苦。

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叫作《求生存》的美國雜誌上,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對打獵的父子,在一個冬季,因飛機失事而掉入湖中,父親很快地就被凍死了,兒子一直想著:「我不冷,我不冷。」這樣慢慢地爬上了岸。上岸後,一共在森林中過了七十天,在這期中只有水喝,什麼都沒有得吃,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餓,我不餓,我不冷,我不冷。」等到被人發現時,他雖已瘦了,僅剩下七十九磅,但還是活著的。他的意志力及意念,使得他活著回到了人間。

(二)體驗或心驗

經由觀想、持誦、禮拜或祈禱而達到的一種效果。觀想完成而見到淨土、佛、菩薩;持誦、禮拜、祈禱完成而見到佛國、天國、神仙。這都是當事者個人的體驗,其他的人無從分享。

(三)事實的實踐

心中所想的或希望的事,自己便朝著目標去努力,以實際的行為,來改變現實的環境。也就是依據自己心中所想的,不僅用嘴巴宣傳呼籲,尤其要身體力行,百折不撓地全力以赴,便能改變現實的環境,這也是唯心所造的一種模式。

禪的世界是內外統一的,內心世界不離現實世界。禪者的內心世界是純樸的、無瑕的;他的物質生活是簡樸的、自然的。而外在的世界,在他看起來,並沒有離開他無限大的心量。因為禪者的內心是無私的、無我的,所以也是無限廣大的;既然是無私的、無我的,外在的環境並沒有離開他自己的心性。因為自心是清淨、無私、無染的,所見的外在世界也會無私無染的,又因為自性即是清淨的空性,所見的外在世界也是無相無著的。既然禪者所體驗的世界是內外一如、無私無染、無相無著,那又何處不是佛國淨土呢?只因其他眾生仍在充滿煩惱的情況下生活,所以必須宣揚心靈環保的理念及方法。

由於禪者的心靈是層次分明的,並不因為無我、統一而混淆了,故對於外在世界,仍有認識和反應作用。一位高明的禪修行者,當他跟人相處之時,或者處理事務之際,能以純客觀的智慧,作善善惡惡、公是公非的判斷。他會以此自化化他,那便是菩薩道的實行者。

一位有了禪修體驗的人,不一定就是完全解脫了的人。他已有攝心、安心的經驗,也有相當程度的智慧,會知道自己有些什麼缺點,既有自知之明,也會坦白向他人承認自己的缺點,這也正是他內心的反應。所謂明心,是首先明瞭自己的煩惱心是什麼?有多少?往往是從對於環境的接觸及思想的矛盾,才能反映出內心的煩惱。煩惱如賊,只要你面對它,它就隱匿起來。於是不隱瞞缺點的人,他的心也就比較明朗、坦誠、謙虛、和善,他會說他應當說、可以說、如實而說的話;他會做他應當做、必須做、如實而做的事。

從心靈的淨化到精神的提昇,要用觀想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數息觀、不淨觀、念佛觀;另外尚有其他的方法,例如:用禮拜、持名、諷誦,以及默照、話頭等。這些方法都能使我們的身心淨化,也能使我們的人品提昇,從行為改變觀念,再從觀念的改變,來達成人格的淨化與精神的昇華。除了觀想方法以外,當然還需要配合無我的空觀,才能產生無私的智慧。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04-26 06: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