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法師開示:戒律可蓋分為四大類

1
點擊 1549
發表於 2014-08-16 21:44:16

海雲法師開示:戒律可蓋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佛陀所制的部分,稱為「戒」。

第二類是大家同住道場裡頭必須遵守的一些規約,稱為「律」

舉凡團體中的公約、章程、清規,例如古代的「百丈清規」,

以及現代的組織章程,都屬於「律」的範圍。

第三類是想要精進的人,想要達到某一目標,自己所定自我約束的辦法,使自己不至於懈惰,此稱為「頭陀行」,是個人苦行的辦法。

華嚴四師清涼國師就為自己定了十條頭陀行來督促約束自己,

也有人規定自己日中一食或斷食。或有人想到某個道場去,他其實是選擇「律」的寺規問題。

第四類是修法上的約束,我們稱為「儀軌」

這要看修的是什麼法門?譬如密法的壇城布置,

有的修法面要向水、向火、向東、向西。有人喜歡準提法,

原因是修準提法可以結婚、喝酒、吃肉,修其他法門不行。

想要與佛法相應,

又想那麼多世間五欲的東西,貪心在,就與「戒」無關了。

常有人說以「戒」為師,可知「戒」

到底是什麼?佛要求我們以「戒」為師,

「戒」是要幫助我們解脫的,

然而「戒」豈只在五戒和八關齋戒、菩薩戒及道場清規?

這些當然是戒律,但這些只是「戒相」或「戒條」而已。

戒律我們可用一個東西來形容,那就是「桶箍」

大家很少聽過,現在都用鐵桶、塑膠桶。

古人用的木桶,是用木片組合而成,

在外面要用兩個圈圈來固定才能成型,

有的用鐵片、有的用竹片。

假如沒有外圍的那兩個圈圈(叫桶箍),

木板就會全部散開來,換句話說,

木桶有了桶箍才不至於散開,

而那桶箍就是佛法中的「戒」律。

佛法中若沒有戒律,

所修法門也會散開、會放逸、會貪戀五欲,

那所修之法就成「有漏法」,頂多來世有福報,但不能出三界,不能起教化妙用。

因為我們經常會放逸自己,

所以就要有方法讓自己精進不放逸,

最好的辦法就是「戒律」。

當能夠在道上精進、不懈怠、不放逸,能日日成長,

這時戒律已然不是很重要,因為成熟了。

如果才開始要去克服這些修行上的困難,

要找那個對治的方法,而那些方法就是戒律啦!

很多人怕戒律,不敢受戒,是因為不認識戒律,

才會覺得持戒很痛苦,現在應該來認識戒與律。

原來戒律是要讓我們早日成就的,那感恩都來不及了,還會怕嗎?

要走出已知的範圍並邁向未知,

但是每次念佛、持咒或進禪堂,就提不起興趣,

最大的原因在於缺少戒律的約束,

戒律能讓行法因它而專注,得到一種超越,

得到喜悅的生命能量。

佛是大覺者,

他給我們的絕對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大法。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04-28 15: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