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第四講:樂的泉源)

0
點擊 1325
發表於 2017-05-14 10:13:46

《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第四講:樂的泉源)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2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第四講:樂的泉源

首先,我要說明,在這裡我所謂的樂,不是指那會成為日後痛苦種因或根源的暫時喜悅。例如一個人喝醉了的時候,確然有那種飄飄然無憂無慮的歡欣,但他在醉中所做的事,可能愚蠢到使他事後懊悔,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其所產生的長期痛苦,會遠過於短暫的一醉之快。像這樣的樂(如果你們仍稱它為樂的話),在佛法中,是列為苦的,而不是樂,因為它往往是苦的開始。

我這裡所謂的樂,該說是苦的反面,或苦的消滅。例如,一個多年患失眠症的人,一旦不用吃藥便能倒頭就睡,又熟又甜的那種舒服感覺。或者,一個人在許多天緊張的政治競選角逐之後,商場絞盡腦汁之餘,而能在湖光山色的環境中,享受一切放下的休息。當你舉頭凝望雪滿峰巔,巨松聳立,這個世界和一切煩惱消失到九霄雲外之際,你會感到自己如此的渺小!而又如此的偉大!好像宇宙之間除了自己,什麼都沒有了。這種境界,才是我所要講的樂。

現在,我們先研究一下樂的反面──苦,來陪襯樂的真義。在佛法中,人類的苦有幾種分法,而最普通的分為以下八種:

一、生苦:

雖然沒有人記得在他脫離母體時感受的痛苦,但是,只要看初生的嬰兒總是哭的,而沒有笑的,就可以證明生並不是快樂的事了。

二、老苦:

雖然老要經過許多年月,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很多過了六十歲的人,都有突然發覺自己體能衰減,非復當年可比的痛苦經驗。這種痛苦感覺,從訪問養老院,或者只要和任何一個老人談起老的問題時,都可以體驗得到。

三、病苦:

很少人能夠在一生中免於疾病或受傷的。病的痛苦,也無須我來贅述。在那些營養與醫藥缺乏的地區,這種苦特別普遍。

四、死苦:

大多數人在知道死已是不可避免時,是十分痛苦的。這種痛苦,對於那些個人觀念強,擁有權勢、財富的人尤其嚴重,因為要把這些心愛之物都拋下而去,那真是不可想像的。

五、愛別離苦:

死可以說是永別。有失掉親愛的人經驗的,就知道這是多麼痛苦!這痛苦不論如何是無法彌補的。當親人被綁架或關入了集中營,或面臨死亡的危險,或被送往戰場,或因政治的原因被迫作無限期的離別,那種傷心憂慮、擔心噩耗傳來的種種痛苦,不是常在深鎖的眉頭、滿面的淚痕中看到嗎?

六、怨憎會苦:

這種痛苦,一般的情形是:兩個仇人偏偏狹路相逢;漂亮的姑娘被她所不喜歡的男子緊盯著追求;突然間迎面碰上強盜或瘋子;轉過牆角,卻被兇狗惡獸撲上身來。這種情形,都會造成很大的苦。

七、求不得苦:

孩子要吃糖,媽媽不給,他也曉得哭;又如你愛一個人,而得不到他的愛;生意上的失敗;非常需要的錢始終得不到。這些都是求不得苦的例子。

八、五蘊熾盛苦:

在佛法中,蘊即是指構成一個人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我這裡簡稱之為身心。暴怒、焦慮、淫慾、仇怨、嫉妒等,這些都是五蘊熾盛的例子,也是苦的源泉。

既然我所謂的樂,是苦的消減,而上面所敘述的八種苦,很清楚的都是由於我們對身心的執著而來。因此,假如我們沒有身心,便不會有生,也就不會有生苦。沒有了身心,則老、病、死和愛別離、怨僧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也就失去了憑依。所以人類一切痛苦的根,就在對於自己的觀念與執著。就如「生死」和「業」的觀念一樣,要徹底的消滅苦,只有證悟本性才能達成。也就是說,先要認清楚在我們感覺器官中認為實有的身心,實在是時時刻刻都在變,是不永久的,也即是不真實的,正好像在夢中所見到的自己,又像演員在臺上所扮演的一個角色,所以名之為「空」。

因此,證悟本性,是苦的徹底消滅,也是最極的樂。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第三條路──理論分析所得的結論。我們的本性是真正樂的源泉,讓我重複說一遍:我們的本性是真正樂的源泉。

的確,這聽來很不錯。不過,這就像在一個即使算不得風雨,卻也是密雲遮蔽的雨天中,高談秋日晴空之可以令人心曠神怡一樣。但佛法不只是一套哲學理論,而是重實證的。一個人只知道游泳的原理,而沒有在水中練習過的話,一旦掉入深水中,便有沒頂的可能。所以佛法強調實際的修持。要證悟本性,還必須依照我前面所介紹的第一條、第二條路去實地修習。

第一條路是為那些能夠完全超脫世務、專心一致的人所設立的。這種方法就如同在佈滿雲層的暴風雨的天氣下,在紐約擁擠的「時代廣場」上,發射火箭一樣。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在這種情形之下發射火箭是如何困難。很多火箭即使射上去了,可是在尚沒有到達最高的雲層時,便跌回地面。只有那些具有足夠力量、不斷上升的火箭才能直貫雲霄。這時,火箭內的儀器會突然探測到光芒萬丈的陽光,和四周無邊無際的蔚藍天空。這時,儀器探測到的是廣大的空間,一片寧靜,萬里無雲,長空悠悠。那擁擠、喧嘩的紐約時代廣場,甚至整個大地,比起這種境界來,簡直是微不足道了。

在人心中,也可以像火箭那樣破出雲層,一飛沖天,那就是佛法上所謂的開悟。開悟即是本性的顯露,是那麼的廣闊、無窮,不可想像,也不可言喻。人類的一切習慣、欲望、區別和執著,都變得毫無意義。所謂生死、業和苦等等觀念,也都完全用不上了。當一個人成就了這種境界,就稱為「覺者」。佛陀釋迦牟尼本是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在今天尼泊爾地方的一個人,他在三十五歲時開悟了,為人類樹立了一個「覺者」的最好典範。

正如我在前面所說,這第一條路子原是為了那些能夠完全擺脫世務,勇猛修持,像佛陀一樣拋棄了他即將擁有的王位,而到深山中去苦修的人而立的。這是不砍掉樹枝,而先挖根的方法,也是佛陀為人類樹立了可能成就的最高標準。然而,這條路畢竟不能適用於每個人。所以佛陀又傳授了其他許多方法,使人們能證悟本性。這些方法我列之於第二條路。

在第二條路上的所有方法,都有一個共同原則,即是趨向和本性相應。請注意在此時這個「自我」的觀念是仍然存在的。因為那是「我」去和本性相應。也就是說,在我所謂第三條路的修持境界上,「我」和本性在心理上仍然是兩個分開的個體。因此,所有的方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使「我」逐漸和本性契合。最後,達到「我即本性,本性即我」。實際上只有本性,而本性也只是在世俗境界中,為了方便說法而假立的一個名詞而已。

在我們心中清楚的把握住和本性契合的目標後,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上的每一個行為和思想,便都能給我們充分機會去和本性相應,乃至和本性契合的實證。在世俗的境界中,本性被認為是沒有相對性,沒有差別相,沒有自我觀念。甚之,更簡略的說,是沒有任何執著的。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舉凡那些沒有相對性、差別相和自我觀念──也就是沒有執著行為和思想,都是和本性相應的。反過來,凡是具有相對性、差別相、自我觀念,以及種種執著的行為和思想,是與本性不相應的。

現在我將為各位提供一些有關如何才能和本性相應的例子。在我個人的修持中,這些例子曾有很大的益處。但由於每個人的「業」有所不同,也許你們會發現其他的方法更為有效。

一、每天對廣闊無際的虛空作十五分鐘的凝思:

在晴天,你可以對著一望無際的天空凝視,集中精神看得愈遠愈好。如果有一隻鳥、一架飛機、一堆雲或任何物體進入你的視線時,不要理它,不要跟著它走,讓它使你分心。如果你的眼睛疲倦了,就閉起來,但你的心仍然安謐地、不動搖地,繼續向著一望無際的天空凝視。這個修習的要點,可以從下面張澄基教授摘譯《密勒日巴歌集》中的一段詩句看出:

像天空一樣,既無邊際,也無中心,

凝思,這無際的空間,無盡的廣闊!

這是密勒日巴教女弟子(Sahle一Aiu)的口訣,正是強調沒有相對性、沒有差別相、沒有自我的絕對境界。

二、每天對「能」作十五分鐘的觀想:

首先觀想你整個軀體的皮膚,因為皮膚是物質,所以是「能」的一種形態。再觀想自己的肉,肉也是物質,所以也是能的一種形態。至於骨骼、肺、心、胃也都是物質,都是能的形態。這樣,從外面的皮膚漸漸想到裡面,再從裡面想到外面,無一不是物質,無一不是「能」的形態。

在你修習這方法的初期,你可以重複幾遍這樣的觀想,漸漸的你會得到一個結論,即是你身中的任何部分,以及整個軀體,都只是「能」,別無他物。

然後,再觀想:凡你坐著的東西,也是物質,因此也是「能」。四周的空氣也是「能」,空氣的熱也是「能」,光是「能」,人畜是「能」,房屋、村莊、城市、大地、月亮、太陽,以及在無邊空間中,你所能想得到的任何東西都是「能」。於是,一切都成為沒有相對性、沒有差別的特徵。

當你的心念恍惚不定,不能繼續擴張,把外界物質看成是「能」時,那麼就退一步再回復到原來心念,觀想清楚的那一點上。

由於「能」是本性的一個好比喻,這種修習是非常有效的。既簡單又和本性相應。

我想各位都知道如何打坐,所以我不在這裡介紹了。我那篇講稿〈佛教給我們的啟示〉,裡面對打坐曾有簡短而完整的描寫,也許各位可以用作參考。

三、實踐布施波羅蜜多

布施就是幫助別人或利益別人。在二十五年前,我初來美國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國人一般說來都是非常熱心慷慨,樂於幫助別人。但是坦白地說,我的這種好印象幾年來卻逐慚在淡退。我真希望這個趨勢可以扭轉,這得全靠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忘記:社會的環境是我們共同業力的果。

依據佛法,布施有三種:

(1)財施:是布施給別人他所需要的物質資財,包括食物、衣服、住處、車輛、金錢和其他各種物資。

(2)法施:是布施給別人正知正見。佛法中所謂的「法」也即是佛陀的教理。依據佛法所說,法是幫助別人脫離痛苦的最重要知識。推而廣之,舉凡傳授別人知識技能,使他成為社會中的生產份子,也屬於此類。

(3)無畏施:幫助別人免於各種危險,或減輕他們的恐懼。譬如貢獻力量維護一個地方的安全,使居民可以無所憂慮,便屬於這種布施。又如從遇難的船中,或從地震、颶風、海嘯及其它災難中把人救出來,這些都是無畏施。再如一位良好的醫生或護士使在極度恐懼中的病人得到安慰,也是一種極有價值的無畏施。

上面所述的還只是布施,而不是布施波羅蜜多或最完美、最純潔的布施。各位也許記得,上次談到「業」時,我曾說過一個人做善事而帶著自私的動機,其功德是有限的;如果做善事而不存任何特殊目的,則其功德無限大。現在讓我和各位談談布施波羅蜜多,也即是最完美最純潔的布施,那就是佛陀所說的六種波羅蜜多之一的布施。

布施波羅蜜多,是指一種沒有相對性、沒有差別相、也沒有自我觀念的布施。換句話說,這種布施既沒有誰是受施者的觀念,沒有布施了什麼東西的觀念,也沒有誰是布施者的觀念。所以,凡是有條件或另有目的的給與,雖然也是一種布施,卻不是最完美、最純潔的布施,不是布施波羅蜜多。因此,凡是:

施而求報的布施,不是布施波羅蜜多。

要看對象而施與,譬如只獻給教堂,而不捐給學校的布施,不是布施波羅蜜多。

有私心的布施,也不是最完美、最純潔的布施。

而最完美、最純潔的布施,需要一個絕對平等、沒有相對性與差別相、沒有自我觀念的真心。唯有這樣的布施,才能與本性相應。

對於那些還不能達到和本性相應的人,當他們在重病、危險、絕望、臨終的時候,如果虔誠地向衷心信賴的超世尊者禱告,像各種不同宗教裡的神明;聖母瑪琍亞、耶穌基督等;在佛教裡,像家喻戶曉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都會有顯著的成效。特別是那些在平時有上述信仰的人們,這樣的祈禱、念佛,可以很快地使他們的神志專一,這不散亂而寧靜的意念,便能與樂之泉源的本性相應。

最後,非常謝謝各位在這四次會中,如此熱心的來聆聽。也許各位都注意到了這幾次演講中的主題是針對著本性。現在,我引證《維摩詰經》第九品〈不二法門品〉(德曼博士英文譯本)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當時,有三十一位菩薩,都各自陳述了對「不二法門」的看法,現在我選錄了三則: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入無際相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在本段又記載:

如是諸菩薩各自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於是文珠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答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默無言。

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各位親愛的朋友!為什麼我卻用了那麼多的語言文字呢?

(譯按:在這時,沈博士突然提高了他的聲音:)

現在,請各位回答我的問題,快!快!

(譯按:聽眾默然)

善哉!善哉!我們有這許多維摩詰在這裡!

(譯按:聽眾大笑)

現在,各位都已體驗到了吧!就在你們突然大笑的一剎那,你們是和本性相應了。我想現在你們都願意回家去,參一參你們和本性相應的法門吧!

好了!謝謝各位!

(一九七六年講於美國紐約華美協進會中華學術講座,由陳綱居士譯成中文。)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04-30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