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道鑒(若有若無)
轉貼自:www.lianhua33.com
道鑒(若有若無)
釋道鑒,姓馮氏,吳郡(今蘇州市)人。不知從什麼地方來,寓居於濟南(今濟南市)靈岩山寺,蹤跡神異,往來不測。
元和年間,有一位姓馮的書生,也是吳郡人,以明經調選未得官,僑居長安。一天,有一位老和尚登門拜訪,對馮生說:“我跟你同姓。”馮生問明,原來就是道鑒和尚,於是二人經常相互往來。
不到一年,馮生奉命往東越任縣尉,正在準備行裝,道鑒前來向他告辭。
“師父要離京嗎?打算上哪裡去呢?”馮生問。
“我寓居在濟南靈岩寺的西廡下,遊歷長安,至今整整十年了。有幸和你交往,現在要回靈岩寺,所以來向你道別。不過,你前往東越任縣尉,正好經過濟南,希望能到靈岩寺找我。”
“一定去,一定去。”馮生滿口答應。
過了幾天,馮生出關東行,前往任所。路過濟南時,騎馬過靈岩寺,在門前望著靈岩寺的橫匾,說:“這不就是道鑒大師寓軒的地方嗎?”於是下馬入寺訪問。
馮生見一位和尚正在庭院中,迎上前去問道:“請問大師,道鑒大師的廬舍在什麼地方?”
“這寺裡沒有名叫道鑒的。”和尚回答說。
馮生又驚又疑,心裡忖道:“道鑒大師性格純直,怎麼會欺騙我呢?”於是他獨自遊覽寺廟,走到西廡下,忽然看見牆壁上畫著一位和尚,與道鑒的面貌毫無二致。
“道鑒大師果真是異人嗎?”馮生心裡驚詫不已。“他居然能屈尊降神,與我交往!”
馮生稍定一定神,只見牆上道鑒畫像旁題道:“馮氏之子,吳郡人。十歲時學佛法,以道行聞名天下,卒年七十八。”
馮生這才明白,道鑒大師所說的“我跟你同姓”,並非虛言。
關於道鑒大師的來歷還有一說。據說在蘇州城西二十多里,有座靈岩山寺,寺中西北廡下畫有一位元梵僧圖像,那就是道鑒大師。
傳說在梁朝天監十五年,有一位打扮為游方居士的人,經過山寺,借宿過夜。當夜,他向管廚的和尚借來筆硯,寺中和尚們對此都不留意。
第二天一早,寺中和尚到處尋找,怎麼也沒有找到那位游方居士。卻見殿角畫著一位梵僧,面骨權奇,膚色皴黑,眉毛長而下垂,眼眸明亮如電,下巴青白,高鼻樑,大嘴巴,張唇露齒,擎著拳頭倚靠在右肩上,身長一丈五寸,衣著粗布袈裟,手臂上套著一串大珠,光著腳丫。
和尚們一見,又驚又怕,不知這幅畫像從何而來。遠近百姓對此十分敬奉,有的焚香禮歎,有的請福禳災。鄉人們稱為這位梵僧為靈岩和尚,或靈岩聖僧。
和尚曾經現形,對一位老婆婆說:“貧道好食茭棕。”
老婆婆信為聖旨,第二天,趕忙做了一籃子茭棕,送到殿中供養。
從此以後,每年三月三日,百姓們競相供奉。以菰蔣葉角包黍米,吳人稱為茭粽。
唐朝先天二年,陸魯公的兒子病重,醫生們都束手無策。陸魯公非常憂慮。
這天,陸魯公在府門外遇見一位和尚,牽著毛驢走過。他靈機一動,迎請和尚入府,為兒子治病。和尚要了一杯水,含一口,噴一口在病人身上,病人即刻病癒。
陸魯公高興得不得了,送了很多禮物給和尚。誰知和尚連看也不看,一概回絕了。
陸魯公心想,日後有機會再報答也不遲,就問和尚:“不知大師居處何寺?”
“貧道住蘇州吳縣西靈岩寺。”和尚答道。“將來令郎任職江表時,望入寺相尋。”說完扭頭就走了。
不久,陸公子調補尚書祠部郎,接著又改官桂州廉使。他心裡紀念著當年救命的和尚,特地繞道過蘇州,到靈岩寺拜訪。
進了靈岩寺,陸公子對寺中和尚描繪那位和尚的形貌,寺中的和尚們都說:“此寺沒有這樣的和尚。”
陸公子戀戀不捨,成天在寺中徘徊。忽然,他看見殿中聖者的畫像,驚奇地說:“當年治好我的病的,不就是這位和尚嗎?”
寺中和尚介紹了這幅畫像的由來,都感這位聖僧簡直變化莫測。陸公子施捨數萬銀錢,以備寺中香火之資,逗留十多天,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曾有梵僧來蘇州,到靈岩寺禮拜聖僧面像,說:“智積菩薩為什麼在這裡呢?”說完嗟歎不已,從此自號“智積應身”。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