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十年,能證悟嗎?
普巴扎西仁波切法語
有人說 .. 自己十年來廣讀佛經,感覺已經悟到佛教真諦。但細緻追問,其仍無法在夢中認識到夢,說明見解並未證悟實相。
很多人喜歡讀書以後,對照書中的道理感悟現實生活,有所認知後,覺得自己好像有了新發明一樣。細緻觀待,僅憑感覺、推理的成分還蠻濃的。
雖然從個人修行的過程來說,這些是進展的表現,但僅憑這個,夠嗎?不夠!!
禪宗將智慧由淺入深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與「實相般若」三個階段,密法分為「了知」、「覺受」和「證悟」。
了知狀態中樹立「明了」與「空性」無二,如同知道水可以解渴的道理。
傳承祖師智悲光尊曾經說:「了知,猶如補丁易脫落。」也是說,你從文字上了解了很多道理,但沒有真正納入心相續,如同貼了一個「虛幻」的標籤,但沒有真正認清虛幻,這種感覺早晚會消失。
當明了越來越細緻,逐漸與空性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叫「覺受」,如同淺嚐了水,但還沒解渴。
智悲光尊者說:「覺受猶如煙霧,易消散。 「覺受」比了知更進一步,但仍如秋冬的晨霧一般容易消散。
當明了與空性完全融合為一即為證悟,如同不僅知道水可以解渴的道理,而且真正透過喝水
達到解渴的目的。
因此,智悲光尊者說:「證悟猶如虛空無變動。」
由此可見,一定要實修。實修、實踐才是真實的,才能證悟實相。
.
最近修改時間 : 2025-11-28 21:30:40